我赴苏丹维和军人收到儿子父亲节跨国祝福
图为申建平的儿子写给父亲的信。
央广网苏丹6月19日消息 (赵青周 李刚)父亲节的祝福形式有很多种,买个礼物,吃顿家宴,看场电影,逛次公园……然而,对于远在国外执行维和任务的军人来说,这些似乎都不可能。
万里之外的非洲,在与祖国时差5小时的苏丹达尔富尔,我第十一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部队已经开始了新一周的工作部署,这天正好是父亲节。父亲节,在祖国是星期日,但是在任务区,却是一周工作的开始。
“爸爸,父亲节快乐!前天考试我得了两个100分,老师问我长大后干什么,我回答说,长大了我要当兵,像我爸爸一样出国维和,威风地拿着枪,维护世界和平。”申建平收到了儿子的父亲节问候。
申建平的儿子向爸爸敬起了不太标准的军礼。
申建平是第十一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部队工程保障二中队的一名技术骨干,今年是他当兵的第十五个年头,儿子已经九岁了。十五年来,真正很陪儿子的时间很少。这一点,申建平每每讲起,就觉得亏欠儿子很多。
5个月前,申建平刚休假回家,本想着好好陪陪儿子,让他感受到父亲的温暖,可是却收到参加维和的命令,申建平一边安慰妻子,一边亲吻了正在熟睡的儿子,然后匆匆的离开了家。
后来,申建平才知道,儿子醒后,知道爸爸匆匆回了部队,闹了好几天的情绪。
申建平觉得对不住儿子,他只能把对儿子的思念埋藏在心底,坚持工作。维和集训期间,申建平综合考核排在第一名,他所带的班级也是第一名。
到达任务区后,申建平的专业技术派上了大用场, UN城的各个营区里活跃着他的身影,沥青路面铺设、活动板房组装、焊工切割技术指导… …
孟加拉的官兵每次见到他,都会树大拇指,China,Ok!Chinese,Ok!
图为申建平在教孟加拉维和官兵量取划线。
前几天和妻子的一次通话中,申建平知道儿子为了在父亲节给他一个礼物,提前几天收集资料、制作卡片,还不小心割伤了手指头。看着儿子手拿卡片的照片,这个铮铮铁骨的汉子眼泪含眶。
申建平的儿子很懂事,每次打电话都主动谈起自己的成绩,在学校的情况,还非常关心爸爸能否吃好,休息好,工作累不累?什么时候回去?
选择了军营,就意味着奉献。参加了维和,就必须舍小家顾大家。申建平把对儿子的思念化作工作的动力,融进在任务区的工作上。
两地三口之家,妻子带着孩子撑起整个家庭。像申建平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有的孩子尚在襁褓,有的孩子还未出生,有的孩子刚学会走路……
父子之情,深如海;维和使命,重如山。
年轻的父亲,牵挂着幼小的孩子;幼小的孩子,盼望见到年轻的父亲。
做父亲的知道,维和的路才刚刚开始。但他们却在心里积攒了许多维和故事,准备回到家后讲给孩子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