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妻的“艺术人生”
来源: 临沂市基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5-04-11 10:34:30
他们这对老夫妻一个学书法,一个学绘画。学有所成之后,在2012年金婚时举办了夫妻书画展,还出了一本画册。
老有所学
春寒料峭的3月,记者来到位于北京朝阳区惠新里的朝阳区军休所大院,拜访住在这里的侯殿方、郎翠华夫妇。敲门进屋,80岁的侯殿方热情招呼记者坐下,74岁的郎翠华转身拿出二人金婚时出的一本画册《方华斋书画作品集》递过来,话题由此打开。
在部队工作了一辈子的侯殿方这样总结自己:“工作时,党叫干啥就干啥。”1989年退休后,他主动“找活儿干”,常到尚未退休的老伴郎翠华所在的西坝河第二小学帮忙。为了学生们做操时队列站得整齐,他带着体育老师在地上画“白点儿”。当看见学生们踩着“白点”整齐划一地做操时,他欣慰地笑了。因为这份热心肠,他很快和学校里的老师打成一片。
后来,郎翠华退休了。喜欢美术却一直没有机会学习的她,径直来到北京市老年大学,一口气报了工笔花鸟、写意花鸟和“四君子”班三个班的课程。在学校教过语文和数学课、又担任校长多年的她由此走上了学画之路。她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学生,恨不得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记在笔记本上。回家后,忙完家务,她铺开纸开始画。看她画的入迷,侯殿方也动心了,来到老年大学学习书法,从楷书、行书到草书,一学就是6年。
过好晚年
就在他们绘画、书法学得兴致勃勃之时,侯殿方所在的军休所也开始组织老同志学习书法和绘画。他与几个同样有此爱好的老同志一块为筹建书画组奔走。很快,有二十几人参加的书画组组建起来,侯殿方担任书画组负责人。本着能者为师的原则,老年大学里的佼佼者、军休所里的中国书协和中国美协的会员纷纷登上讲台义务授课,书画班的活动有序开展起来。一些颇具规模的书画展览也相继展出。后来,他与军休办磋商设置了十个橱窗,定期展示老同志的诗书画及摄影作品。渐渐地,这里成了一道风景。每逢“三八”节、“五一”节、“八一”节、“国庆节”等节日,都会有主题鲜明的展览。郎翠华也拿出作品踊跃参加。
在很多人眼中,他们是一对令人羡慕的老夫妻。2012年,他们金婚时在院里举办了书画展,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们还把展出的作品集结成册,出了一本画册,算是纪念。
如今,从最初组建时的二十几人参加的书画组,发展到现在的朝阳区军休办下辖18个所均有书画班。侯殿方不仅担任北京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朝阳区诗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和军休分会会长,还于2007年组建了惠新里社区书法班,担任义务书法老师。他认真备课,耐心授课,还自掏腰包花数千元为学员买书法名家的光盘供教学之用。经过7年的授课,学员每人都有两三卷临摹书法名家的25米长卷,这让侯老师颇感欣慰。
伉俪情深
除了写写画画,老夫妻还是北京冬泳俱乐部后海黎明队的队员。从1991年起,侯殿方开始冬泳锻炼,并担任第一任队长。后来因为打乒乓球把腿摔了,置换了髋关节,他辞去队长一职。为了支持他冬泳,郎翠华也加入其中。起初,她只会憋着气游,根本游不远。后来,在泳友的帮助下,她学会了蛙泳、仰泳、蝶泳等,并能跟着大伙一起畅游后海了。从此,老两口每天清晨5点准时从家出发。郎翠华说她是侯殿方的“冬泳助理”、侯殿方是她的“专职司机”,三轮摩托车则是他们的“奥迪”。即便是三九天,他们也没间断。夫妻俩沉醉于冬泳这种少数人的运动,已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还是对人生的挑战。直到前年,他们才因身体原因,游到11月底后改在室内游泳馆游。
2014年,侯殿方因病住院。出院后他推掉一切职务。如今,老两口的生活十分有规律。吃过早饭后,一个在阳台上写字、一个在书桌上画画。每当社区或所里有书画活动时,他们都会积极参与。采访中,郎翠华不时翻看手机,微信、QQ这些新鲜玩意儿,玩得很溜。一开始,侯殿方只是看着她玩,后来也学会用微信看一些有趣的文章了。侯殿方还在规划着再写出一些堪称经典的书法。谈起以书画为伴的晚年,老夫妻俩异口同声地说:“希望更多老人能像我们一样,也能有点爱好,这样的晚年才有意义。”
老有所学
春寒料峭的3月,记者来到位于北京朝阳区惠新里的朝阳区军休所大院,拜访住在这里的侯殿方、郎翠华夫妇。敲门进屋,80岁的侯殿方热情招呼记者坐下,74岁的郎翠华转身拿出二人金婚时出的一本画册《方华斋书画作品集》递过来,话题由此打开。
在部队工作了一辈子的侯殿方这样总结自己:“工作时,党叫干啥就干啥。”1989年退休后,他主动“找活儿干”,常到尚未退休的老伴郎翠华所在的西坝河第二小学帮忙。为了学生们做操时队列站得整齐,他带着体育老师在地上画“白点儿”。当看见学生们踩着“白点”整齐划一地做操时,他欣慰地笑了。因为这份热心肠,他很快和学校里的老师打成一片。
后来,郎翠华退休了。喜欢美术却一直没有机会学习的她,径直来到北京市老年大学,一口气报了工笔花鸟、写意花鸟和“四君子”班三个班的课程。在学校教过语文和数学课、又担任校长多年的她由此走上了学画之路。她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学生,恨不得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记在笔记本上。回家后,忙完家务,她铺开纸开始画。看她画的入迷,侯殿方也动心了,来到老年大学学习书法,从楷书、行书到草书,一学就是6年。
过好晚年
就在他们绘画、书法学得兴致勃勃之时,侯殿方所在的军休所也开始组织老同志学习书法和绘画。他与几个同样有此爱好的老同志一块为筹建书画组奔走。很快,有二十几人参加的书画组组建起来,侯殿方担任书画组负责人。本着能者为师的原则,老年大学里的佼佼者、军休所里的中国书协和中国美协的会员纷纷登上讲台义务授课,书画班的活动有序开展起来。一些颇具规模的书画展览也相继展出。后来,他与军休办磋商设置了十个橱窗,定期展示老同志的诗书画及摄影作品。渐渐地,这里成了一道风景。每逢“三八”节、“五一”节、“八一”节、“国庆节”等节日,都会有主题鲜明的展览。郎翠华也拿出作品踊跃参加。
在很多人眼中,他们是一对令人羡慕的老夫妻。2012年,他们金婚时在院里举办了书画展,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们还把展出的作品集结成册,出了一本画册,算是纪念。
如今,从最初组建时的二十几人参加的书画组,发展到现在的朝阳区军休办下辖18个所均有书画班。侯殿方不仅担任北京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朝阳区诗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和军休分会会长,还于2007年组建了惠新里社区书法班,担任义务书法老师。他认真备课,耐心授课,还自掏腰包花数千元为学员买书法名家的光盘供教学之用。经过7年的授课,学员每人都有两三卷临摹书法名家的25米长卷,这让侯老师颇感欣慰。
伉俪情深
除了写写画画,老夫妻还是北京冬泳俱乐部后海黎明队的队员。从1991年起,侯殿方开始冬泳锻炼,并担任第一任队长。后来因为打乒乓球把腿摔了,置换了髋关节,他辞去队长一职。为了支持他冬泳,郎翠华也加入其中。起初,她只会憋着气游,根本游不远。后来,在泳友的帮助下,她学会了蛙泳、仰泳、蝶泳等,并能跟着大伙一起畅游后海了。从此,老两口每天清晨5点准时从家出发。郎翠华说她是侯殿方的“冬泳助理”、侯殿方是她的“专职司机”,三轮摩托车则是他们的“奥迪”。即便是三九天,他们也没间断。夫妻俩沉醉于冬泳这种少数人的运动,已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还是对人生的挑战。直到前年,他们才因身体原因,游到11月底后改在室内游泳馆游。
2014年,侯殿方因病住院。出院后他推掉一切职务。如今,老两口的生活十分有规律。吃过早饭后,一个在阳台上写字、一个在书桌上画画。每当社区或所里有书画活动时,他们都会积极参与。采访中,郎翠华不时翻看手机,微信、QQ这些新鲜玩意儿,玩得很溜。一开始,侯殿方只是看着她玩,后来也学会用微信看一些有趣的文章了。侯殿方还在规划着再写出一些堪称经典的书法。谈起以书画为伴的晚年,老夫妻俩异口同声地说:“希望更多老人能像我们一样,也能有点爱好,这样的晚年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