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腿老师护送学生过马路25年:孩子是山里的希望
原标题:独腿老师护送学生过马路25年:孩子是山里的希望不能有任何闪失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周蔚)“哒哒哒,哒哒哒……”,从远处传来一阵木棍敲地的声音,声音越来越近了,只见一位年过五旬的男子拄着拐杖向清江小学的方向走来,走近了才发现,他左腿是空的。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串出钥匙,用最大的那把打开学校的大门,向教学楼走去。时间是早上七点二十分。
之后有学生陆陆续续地走进大门,学校开始热闹起来。
八点二十分,铃声响起,学生们坐好,拄着拐杖的男子站在二年级的讲台上,“开始上课!”不大不小的声音在教室响起,九个学生立马做好。
这位拄着拐杖的男子名叫江昭奇,是江西抚州清江小学的一名老师。
一条腿、一根拐杖讲台上一站就是37年
1978年夏天,江昭奇初中毕业,正满怀憧憬地准备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不幸左腿被毒蛇咬伤,为了保住性命,只能选择截肢。休养一年多之后,村里小学的一名老师辞职了,江昭奇拄着拐杖找到校长,自荐到学校当老师。
1980年4月,江昭奇成为村里小学的一名代课老师。教了两年之后,整天和孩子在一起,截肢的阴影也慢慢散去了。
四十分钟的课程对江昭奇的体力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刚开始的时候,站上二十分钟,腿就酸痛得不行,但江昭奇坚持站着上课,慢慢也就习惯了。
就这样,一条腿、一只拐杖,在讲台上一站就是37年。
江昭奇没出事故之前就爱打乒乒球,自从当了老师之后就教孩子们打,当时条件差,没有球台,江昭奇就把几张桌子拼起来当球台。课间,江昭奇还和孩子们一起做操、下象棋、玩跳棋,孩子们也喜欢和他玩。
学生上学横穿国道义务担起送孩子放学任务
1998年,附近几个村子合并为清江村。1992年,清江小学迁入新的校址。清江村位于金溪县、南城县、资溪县三县交界处,206国道从该村村前穿境而过。清江小学坐落在206国道的一侧,清江村的朝阳村小组、向阳村小组、里窑村小组、清江村小组在206国道的另一侧。这样,一部分学生上下学都必须横穿车流不断的马路,交通隐患极大。1988年5月,一名同学在雨天差点被大货车撞倒。
当学校迁到新的地址后,江昭奇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学生的安全问题,于是主动向校长提出,由他护送学生们过马路。校长考虑到江昭奇的身体状况没有答应,江昭奇再三要求,校长答应了。
总要有个显眼的标志,来往车辆才能注意到。为此他让70多岁的老母亲用大红布做了一面长1.5米,宽0.8米的旗子。
每天放学,江昭奇将住在国道另一边的学生集合起来,排成一排,领队的学生举着江昭奇母亲做的队旗走在队伍的前面,江昭奇拄着拐杖跟在一侧,不时地提醒、招呼着学生要注意安全。到了国道边,左右仔细观察来往车辆,确保绝对安全后,迅速地把孩子们带到国道对面。在把孩子们带到他们各自家附近后,才返回学校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再回到家中。
25年来,放学路上,一次意外交通事故也没有发生。
一面旗、一个队伍风雨无阻25年
来回三公里多的路程,对高位截肢的江昭奇来说可不轻松,一开始,每天送完学生回到家,腿就酸得不行。
“这些孩子是山里的希望,不能有任何闪失。看到孩子们安全上学,安全回家,心里很高兴。”江昭奇说。
每当雨雪天气,有的家长会来接孩子,有学生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不方便来接。江昭奇会坚持把没家长来接的学生送回家,学生家长也放心,“江老师会把他们安全地送回来”。
有一次下大雪,在护送孩子们放学的路上,江昭奇的拐杖打滑,一个重心不稳摔在了地上,学生们连忙齐力将老师扶起来,幸好没什么大事。那天,江昭奇还是坚持把每个学生送回了家。江西春季多雨,春天雨水多,雨伞不管用,经常是护送完孩子,回到家裤子都打湿了。
1998年,学校开始安排所有老师排班送学生放学,并买了队旗,江昭奇母亲做的那面大红旗也算“下岗”了。江昭奇只用负责周一和周五护送学生,直到现在,整整25年。
去年,一个孩子在非上学期间横穿国道时被撞伤,让江昭奇更重视学生的安全工作。后来深圳市建辉慈善基金会给孩子们捐赠了颜色鲜明的安全服和队旗,孩子们的安全更有保障了。
退休后还想返聘回学校当老师
2002年,清江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开始住校,考虑到其他老师住得远,江昭奇主动担任起学生的生活老师。每天查完宿舍,孩子们都安睡后,江昭奇才回到自己三楼的办公室,基本一周五天都在学校。
一边教书一边自学,江昭奇获得了中等师范的学历,并在2000年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正式教师。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江昭奇收入不高,妻子有脑炎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女儿出生后不久被诊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直到17岁才做了手术,为此欠了6万多块的债。但江昭奇看到有学生交不起学费,会主动垫付。“有的孩子家里确实条件不好,就更不想让他们失去读书的机会。”
当了37年的老师,村里的年轻人都是江昭奇的学生,村里盖房一般不请工程队,都是乡亲帮忙。江昭奇盖房子的时候,不用请,村里的人自然都来帮忙。
现在清江小学有四个班,从学前班到三年级,共52个学生,只有四位老师。现家里条件好的孩子都到城里去读书了,剩下的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更有单亲家庭的孩子。部分老师不愿意到乡村学校来教书,学校也招代课老师,但一学期五千元的工资也让很多代课老师却步。
还有六年,江昭奇就要退休,说起以后的打算,“我希望能返聘回学校当老师。”
现在江昭奇还是第一个来学校,最后一个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