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博士在阿坝扶贫15年
来源: 临沂市基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6-01-30 10:26:22
在远离现代文明的高山密林里,55岁的德国人豪格尔帕奈和妻子四川姑娘干文清从事着最为前瞻的科研工作。豪格尔帕奈认为,黄龙景区生态的保护,有赖于当地村民脱贫问题的解决。在他的建议下,黄龙管理局决定将他和他的团队研究培育的成果进行推广。据悉,在2015年四川省“千人计划”入选名单中,首次增设的“贫困地区专项”仅有两人获选,其中一人就是豪格尔帕奈。
结缘四川爱情改变了他一生
爱情改变了豪格尔帕奈的一生。他常说,如果当初没有遇到干文清,他可能早就回德国了。如果不是因为家人在四川,他不可能在这里生活这么久。如今,相濡以沫20年,他已经和这里分不开了。
除了家人,作为一名生态学家,四川本身的自然资源也是他留下来的原因。“四川是生态学家的天堂!猕猴桃不是原产新西兰,而是原产四川。”当聊到四川的自然物种时,豪格尔帕奈的眼睛都亮了,话匣子突然打开。
他说,四川有很丰富的原生资源,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中国只有2个,四川地处横断山脉,以大熊猫生存地为中心的地区就是其中之一。
在四川,豪格尔帕奈是生态学领域的顶级专家。1996年,他从德国汉堡大学毕业,获得生态学博士学位。来四川之前他一直在德国科学院担任研究员。他曾作为首席科学家参加过多个国际项目的研究。2001年,豪格尔帕奈作为德国经济与科技部派遣的援中专家来华工作,和妻子一起回成都,担任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高级顾问。
从“保护生态”到“扶贫”
从成都到黄龙所处的松潘县,约350公里,走213国道,需要六七个小时才能到达。他非常熟悉这条路,也熟悉路边的草木。
在豪格尔帕奈到阿坝之前,这里没有居民种植蓝莓,甚至少有人见过蓝莓长什么样子。
高山上的农民很喜欢这个老外,每次豪格尔帕奈进山,村民特别热情,他总能吃上一顿丰盛的农家饭。
“扶贫”这两个字在最初可能并没出现在豪格尔帕奈的工作日程里。他入职成为黄龙景区的高级顾问,本是一个高级白领的职位。而现在,他却总和“田间地坎”打交道,一双雨靴、一手泥土,弯着腰在地里检查蓝莓或其他正在试种的幼苗。
从“保护生态”到“扶贫”,豪格尔帕奈觉得这是两件“唇齿相依”的事。来到阿坝,他发现黄龙周边有很多贫困的农民,世代生活在这里,靠摄取大自然的资源生存。特别是牧民放牧,对生态破坏很大。要保护生态,首先得让农民转变生产方式。
2007年,豪格尔帕奈经过反复考察不同经济作物后发现,蓝莓是适合高山地区的植物,且经济效益可观。以前村民种植土豆、玉米,一亩年收入为七八百元,而蓝莓的每亩收益可达上万元。
2015年,豪格尔帕奈想把蓝莓往更高海拔移栽的第一次尝试没有成功。看着海拔4千米的红原大草原上,第一批克隆的蓝莓没有一棵存活,他的心情格外沉重。第二年,他仍想再试一试。
在黄龙,豪格尔帕奈有一个科研处,团队中有10个人。作为团队中的最强大脑,他的主要工作是思考更多的研发方案。
他打算在高寒地区,用3年时间急速推广5个品种的经济作物。包括蓝莓、蔓越莓、黑莓等。其中黑莓由于不挑剔土壤酸碱性,将在1年时间大面积推广。
结缘四川爱情改变了他一生
爱情改变了豪格尔帕奈的一生。他常说,如果当初没有遇到干文清,他可能早就回德国了。如果不是因为家人在四川,他不可能在这里生活这么久。如今,相濡以沫20年,他已经和这里分不开了。
除了家人,作为一名生态学家,四川本身的自然资源也是他留下来的原因。“四川是生态学家的天堂!猕猴桃不是原产新西兰,而是原产四川。”当聊到四川的自然物种时,豪格尔帕奈的眼睛都亮了,话匣子突然打开。
他说,四川有很丰富的原生资源,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中国只有2个,四川地处横断山脉,以大熊猫生存地为中心的地区就是其中之一。
在四川,豪格尔帕奈是生态学领域的顶级专家。1996年,他从德国汉堡大学毕业,获得生态学博士学位。来四川之前他一直在德国科学院担任研究员。他曾作为首席科学家参加过多个国际项目的研究。2001年,豪格尔帕奈作为德国经济与科技部派遣的援中专家来华工作,和妻子一起回成都,担任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高级顾问。
从“保护生态”到“扶贫”
从成都到黄龙所处的松潘县,约350公里,走213国道,需要六七个小时才能到达。他非常熟悉这条路,也熟悉路边的草木。
在豪格尔帕奈到阿坝之前,这里没有居民种植蓝莓,甚至少有人见过蓝莓长什么样子。
高山上的农民很喜欢这个老外,每次豪格尔帕奈进山,村民特别热情,他总能吃上一顿丰盛的农家饭。
“扶贫”这两个字在最初可能并没出现在豪格尔帕奈的工作日程里。他入职成为黄龙景区的高级顾问,本是一个高级白领的职位。而现在,他却总和“田间地坎”打交道,一双雨靴、一手泥土,弯着腰在地里检查蓝莓或其他正在试种的幼苗。
从“保护生态”到“扶贫”,豪格尔帕奈觉得这是两件“唇齿相依”的事。来到阿坝,他发现黄龙周边有很多贫困的农民,世代生活在这里,靠摄取大自然的资源生存。特别是牧民放牧,对生态破坏很大。要保护生态,首先得让农民转变生产方式。
2007年,豪格尔帕奈经过反复考察不同经济作物后发现,蓝莓是适合高山地区的植物,且经济效益可观。以前村民种植土豆、玉米,一亩年收入为七八百元,而蓝莓的每亩收益可达上万元。
2015年,豪格尔帕奈想把蓝莓往更高海拔移栽的第一次尝试没有成功。看着海拔4千米的红原大草原上,第一批克隆的蓝莓没有一棵存活,他的心情格外沉重。第二年,他仍想再试一试。
在黄龙,豪格尔帕奈有一个科研处,团队中有10个人。作为团队中的最强大脑,他的主要工作是思考更多的研发方案。
他打算在高寒地区,用3年时间急速推广5个品种的经济作物。包括蓝莓、蔓越莓、黑莓等。其中黑莓由于不挑剔土壤酸碱性,将在1年时间大面积推广。